close

001.JPG - 大彎嘴

五色鳥吃狀元紅。

002.JPG - 大彎嘴

綠繡眼吃蓪草花。

003.JPG - 大彎嘴

大彎嘴畫眉鳥跑入洗手台照鏡子。

IMG_1052.JPG - 大彎嘴

綠繡眼

別名:青笛仔、暗綠繡眼鳥、台灣綠繡眼

科名:雀形目 繡眼科

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

分佈:此亞種分佈於中國華中、華南、越南北部及台灣,全台低至中海拔區域普遍可見。

生態:非常適應人類營造的綠地環境,因此人類聚落附近常見、成群生活,規模約20-50隻,以昆蟲為主食,亦會吃花蜜、花粉、果實等。

特徵:

1.體長約11公分

2.背部大致為黃綠色,腹部白色。

3.喉至上胸、尾下覆羽黃色。

4.具白色眼圈,眼先有一黑帶。

5.虹膜紅褐色、喙黑色、腳鉛灰色。

https://teia.tw/natural_valley_star/ab2018-02-02/

IMG_1069.JPG - 大彎嘴

IMG_1070.JPG - 大彎嘴

五色鳥吃狀元紅影音:

IMG_2235.JPG - 大彎嘴

五色鳥顧名思義共有五種羽色:嘴及眼後呈黑色,額與喉為黃色,眼先與上胸有紅色羽毛,臉部及頭頂呈藍色,全身則為綠色;體型肥胖且頭大,上嘴較下嘴長,嘴鬚發達;由於會啄樹洞,常被遊客誤認為啄木鳥,且身著五色彩衣,有「森林中的花和尚」之封號。

IMG_2293.JPG - 大彎嘴

物種特性:台灣特有種

形態特徵:五色鳥顧名思義共有五種羽色:嘴及眼後呈黑色,額與喉為黃色,眼先與上胸有紅色羽毛,臉部及頭頂呈藍色,全身則為綠色;體型肥胖且頭大,上嘴較下嘴長,嘴鬚發達;由於會啄樹洞,常被遊客誤認為啄木鳥,且身著五色彩衣,有「森林中的花和尚」之封號。

生物習性:五色鳥食性主要以果實為主,亦食用昆蟲;飛行笨拙,不好動,大多為單獨行動之鳥種;繁殖期約為四至八月;五色鳥雖顏色鮮豔,但保護色極好,人們常常只能聽到其急促的「郭、郭、郭」的叫聲從樹上傳出,卻不見其影。

棲地分佈: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上層,常以枯木之樹洞為棲所;從陽明山到墾丁,都不難看見其蹤影。

保育現況:由於五色鳥以綠色為主的鳥羽非常漂亮,因此常成為被捕捉的目標,因此應多加保護。

由於人們清理環境,野外的枯木逐漸減少,使五色鳥可以築巢的地點也越來越少,長期下來,五色鳥在求偶之後難覓愛巢,也無法築巢育幼。所幸人們已逐漸了解枯木對於自然界的重要性,努力保持枯木的堅挺於綠野,保育五色鳥的生存環境。

https://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029:2009-12-29-07-06-15&Itemid=34

IMG_4300.JPG - 大彎嘴

火刺木

又稱:狀元紅、台灣火刺木、台東火刺木、火棘、救軍糧、赤果、純陽子、火把果、紅子、救兵糧、水沙子、豆金娘、小紅子

原產地:台灣、南歐或東南歐、中國大陸

台東火刺木為台灣的原生種,火刺木多生長在台東、綠島、蘭嶼低海拔河床上,是一種能耐貧脊及乾旱的植物。

IMG_4318.JPG - 大彎嘴

IMG_4528.JPG - 大彎嘴

IMG_4539.JPG - 大彎嘴

大彎嘴畫眉鳥照鏡子趣味影音版:

IMG_5733.JPG - 大彎嘴

中文名:大彎嘴畫眉

別名:鏽臉鉤嘴鶥、彎嘴畫眉

科名:鶲科

學名:Pomatorhinus erythrogenys

分佈:主要分佈於中、低海拔森林中,冬季有向下遷移的現象。

生態:喜歡躲藏於森林下方之灌木叢中,雌雄的鳴叫聲音不同,繁殖期在3-6月,常可聽見其鳴叫呼應聲。

特徵:

1.雌雄同色,身體以紅褐色為主、喉及胸部有黑色縱斑,腹部則為灰白色。

2.於口喙基部和臉頰上帶著紅斑,上下喙都是黑色。

3.口喙長而略為下鉤。

https://teia.tw/natural_valley_star/ab2017-10-01/

IMG_5750.JPG - 大彎嘴

IMG_5766.JPG - 大彎嘴

IMG_5776.JPG - 大彎嘴

以上三種鳥類拍攝於台北植物園。

2022/01/1-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早安登山 的頭像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