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今昔-通往後山的山路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到達台東縣大武,早年原住民即利用這條山路往來於東西部。清道光時期,西部的平埔族馬卡道人也開始藉由古道集體遷居到東部的大庄及卑南一帶,然而當時除了平埔族和原住民外鮮少人注意到這條越嶺道的存在。
清同治13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使得清廷展開了闢建開山撫番道的工程,在接連著幾條可通達後山的主要道路完成後,光緒8年(1882),周大發督導南路屯兵三營興工,也正是修築這條長約
清光緒十八年,台東知州胡鐵花(胡適的父親)當時便是利用這條古道過去台東述職的。
日據時期,於明治39年(1906)起日本人8次修建清朝的三條崙道,使之成為鎮壓排灣族的理蕃道路,也因為道路經過最高的警備據點為浸水營,並將古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
經拓建的浸水營越嶺道路徑大致與三條崙道相同,起於枋寮,經水底寮-玉泉村(石頭營)-新開村(坎頭營)-歸化門-力里-大樹林-浸水營-出水坡-姑子崙-大武溪-大武。全長約
1968年國防部在大樹林山(大漢山)設立雷達站,並把戰備道(大漢林道)延伸到山頂。車路的開拓使山區交通轉為便利,但也對古道產生巨大衝擊。目前,浸水營古道西段實際上已經大幅消失,僅剩東段可供健行。
古道入口在大漢林道約
以上資料參考[台灣的古道]及網路資料。
日期:
參加人員:台北捷兔會員及五位眷屬,共42人,一組無線電對講機。
交通、住宿:D1:PM02.00台北→屏東縣坎頂鄉,夜宿[一旨靈山寶殿]香客大樓。 D
浸水營古道(國家步道)解說牌處,早上7.00進入柵欄步道0起點,古道海拔落差介於
AM6.30浸水營古道西段(大漢戰備道)約21K處坍塌。↑大漢林道由新開社區到大樹林23.5k的車道就是這樣,早期軍用車道是兩旁築水泥道,中間是泥土路,像[凹]字路,後來再將道路中間道路鋪平。
浸水營古道(國家步道)23.5K解說牌
浸水營古道(國家步道)0起點
古道今昔-通往後山的山路
浸水營古道第一站(州廳界):標高
姑子崙山登山口
浸水營古道第二站(浸水營盤、浸水營駐在所遺址):位置:中央山脈主脊大漢山東稜轉東南稜上標高
崁駁、營盤平台↓
浸水營古道第三站:古里巴堡諾山登山口休息涼亭,稍休息。繼續走古道,古道沿途有九芎樹,表示濕氣重,也有螞蝗。
浸水營古道第四站:古里巴堡諾駐在所遺址、出水坡神社遺址,指示牌對面休息涼庭,另立解說牌,清代出水坡營盤、出水坡駐在所遺址,再走幾步,路旁有駁崁,往上可看到駁崁、營盤、駐在所水泥平地及類似爐灶的石頭建物,再往上也有兩層石頭駁坎,這裡是出水坡駐在所遺址,標高
駁崁、營盤、駐在所水泥平地及類似爐灶的石頭建物
上下多層崁駁遺跡
出水坡山登山口
浸水營古道第五站:兩分鐘撿兩顆基點,出水坡山就在古道旁,步道11K處,往上一分鐘的樹林內,有兩顆基石,出水坡山,二等三角點,1196號,H
浸水營古道第六站:木炭窯。位置在出水陂山東稜北側,H550,浸水營古道旁約
浸水營古道第七站:新姑子崙駐在所,位置在出水陂山東方約3k的尾稜北側,H
遺址↓
拱形木橋
漫漫長路,古道到此將盡。↓
浸水營古道第八站:清代溪底營盤遺址。H150,清光緒10年(1884)設溪底營盤,屯兵30人。大正5年(1916)日人設姑子崙駐在所於此地,大正12年(1923)遷至稜線上方。民國57年(1968)林務局設苗圃和林相變更招待所。
古道上筆直的檸檬桉。別稱油桉樹、檸檬香桉樹、猴不爬、檸檬尤加立。
浸水營古道第九站:姑子崙吊橋遺址,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古道重要通道,最早架設於大正6年(1917),大正7年、8年(1918、1919)兩次颱風吹襲損壞,大正15年(1926)以日圓1250日圓重建,時隔70年餘,僅剩橋柱而已。轉個彎就是新的姑子崙吊橋。↓
浸水營古道第十站:姑子崙吊橋,於民國95年1月完工。
浸水營古道終點站(是我們這次走的終點):過姑子崙吊橋後涼亭午餐(御飯團)稍休息後繼續趕路;本來20人小巴可通車到姑子崙吊橋,因道路施工,車輛禁止通行,所以要走約4.5K到達大武鄉的加羅板部落。途中古道沿著大武溪走,一路大武溪流水潺潺聲,古道4K處大武溪河床種植西瓜,過西瓜田後加羅板部落活動中心在眼前,我約PM.1.00到達,全程6小時,全員到齊結束。晚餐-北返。
後記:
1.浸水營古道(國家步道):由大樹林柵欄步道0起點至姑子崙吊橋,全程16K,20人以下車輛可到達,因為道路施工,禁止通車,我們多走約4.5K,大漢戰備道約21K處崩塌,我們多走約2.5K,全程約22-23K,12日早上6.30由崩塌處計算。全體隊友快的4.5小時,慢的7小時,全員到齊。
2.浸水營古道西段(大漢戰備道)約21K處坍塌,車行受阻,約多走2.5K上坡路。因屬大漢營區戰備道,應該很快就會修復。
3.(一旨靈山寶殿)香客大樓住宿,衛浴設備齊全。大通舖,包括枕頭、棉被,有冷氣,可以代辦餐飲。我們兔友有當地人,所以知道這個給人方便的廟宇。地址:屏東縣崁頂鄉(村)振興路20-1號。電話:(08)8632218、聯絡人:張明雄。繳清潔費,隨意包紅包。我們是每人100元,感恩。
4.新開社區發展協會:接駁車及其他有關浸水營古道事項詢問等等,聯絡人、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木籐。電話:0930773013/0929935633/我們搭接駁車費用,每輛車2500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