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消失26年 老礦工找回金瓜石索道〈六坑斜坡索道〉:

金瓜石一群老礦工,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歷經一年多的除草、清石、鋪路,讓消失廿六年的「六坑斜坡索道」、「無極索道」重見天日,呼籲官方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保存,官方也進入審查程序。

〈斜坡索道已在20131227日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9/today-taipei1.ht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390645.shtml

煙囪稜線:

煉銅廠製煉過程會產生有毒的廢氣,而煙道的功用即為排放煉銅廢氣至後山無人地帶,以免工人與當地居民吸入影響健康,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即使是後山仍然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吧!煙道高度約2公尺,寬度約1.5公尺,可容2人行走的空間,煙道因台金公司歇業停產而遭到廢棄。

報時山觀景台可以清楚拍到天〈台〉車間和斜坡索道的全景

這條斜坡索道,不同於一般的登山健行步道,路況看似良好,但是實際行走,下坡路還是會滑,走在其中要稍微注意!

天車間磚造建築物旁邊就是六坑斜坡索道,沿著台車軌道一路[滑]坡往下走,鐵道接上轉向雙軌道後再走上一段有枕木無軌道的土石路後,出口就可以看到礦務屋舍區。礦務屋舍區應該包括辦公室、工寮、房舍等等。

礦務屋舍,左側尚有多棟房舍。↑↑     ↓↓機車庫房,機車坡索道台車的火車頭。

機車庫房就在礦務屋舍的右邊,再往前走就是走封閉的本山六坑。

本山六坑,兩側的旗子上寫著〈重回六坑找回記憶 鑛業文化活化金水〉。

本山六坑的坑口為紅磚造的建築,上方的牌匾有三行字。第一行大字陰刻〈本山六坑〉,第二行陰刻〈長仁四番坑〉,月改修〉。

隔著鐵欄柵拍坑內,坑內已被土石半掩埋!

本山六坑走水泥道路,很快就到無極索道遺址南隧道口

無極索道遺址南隧道,隧道內陰暗,地上路不平,進入要攜帶照明燈具以策安全。


無極索道遺址南隧道出口,往上看就是廢煙囪經過的山坡;往前繼走就是無極索道遺址北隧道。

廢煙囪經過山坡↑

無極索道遺址北隧道

無極索道遺址北隧道出口

無極索道北隧道出口的左邊是十三層遺址最上層,可俯瞰東北角海域、陰陽海、濱海公路等地景觀。

長仁社區

水湳洞的[陰陽海]黃藍交錯的海域景象,是北部濱海公路著名的陰陽海景觀。海水的顏色明顯地被分成兩種漸層效果的顏色,另有一說,會造成如此的主因,其實是由上層[黃金瀑布]挾帶礦產成份的溪流水,與[九份溪]的溪流,相互交匯、沖刷急至東北角海域;再加上陰陽海海灣內的海流緩慢,波浪與潮汐的影響,致造成澄黃的污染物不易散去的自然海流因素,也漸形成此一終年累月黃藍海水交錯的特殊景象。

十三層遺址,選礦場,箭頭上是上層出口,箭頭下是底部有缺口,礦石往下層掉落選礦場。

東北角海是升起一道彩虹,其實這道彩虹我從金瓜石勸濟堂停車場,沿著六坑斜坡索道,一路看到十三層遺址最高點。

由十三層遺址最高點建築物循車道往茶壺山登山口方向走。

茶壺山登山口,距茶壺山1.8k。

進入茶壺山步道後,轉入廢煙道,經過兩座廢煙道範圍圖後到達下圖廢煙道斷裂處。廢煙道斷裂處往前無路,取左上觀看廢煙道

舊煙道是圓拱形鋼筋混泥建築,高 約2m,寬 約1.5m,壁厚度 30cm公分。 照片上看到的是三號和二號煙道。

煙囪稜線,是黃金十稜中的黃金二稜,煙囪稜。上圖中所看到的[X!]處疑似有橫向路線處,其實是無路可走的。

上圖是在廢煙道斷裂出高點看六坑斜坡索道來時路。  1.六坑斜坡索道    2.本山六坑    3.無極索道遺址南隧道口。

長長的廢煙道有如三條盤踞山中巨蟒。為什麼這樣編號呢?應該是依建造先後吧!

長長的廢煙道有如三條盤踞山中巨蟒。[敬告各位朋友,到此一遊就好,切勿跟進。]

我沿著三號煙道一路往上走,前段走在廢煙道上,覺得廢煙道路況不錯,決定繼續往上走至頂端一探究竟,寬闊的煙道,小心行走通過芒草叢。


廢煙道通過第一段芒草叢從後就屬這段上坡道最難走[上一張A照片A處],由照片上可以看到煙道上有青苔,路況又滑,我又不願回頭,於是四肢並用,用狗爬式,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慢慢爬;真的爬得很驚險,爬到一半想放棄!可是上坡難,下坡更難,於是硬撐上去。[敬告朋友,看看就好,千萬勿跟進。]

爬過驚險的路段後,腳還在發抖,休息一下,喘口氣!繼續往上走,通過上圖的芒草叢後,煙道已斷掉。

眼看煙道最高點馬上到達,可是斷裂處沒辦法爬上煙道,於是在斷裂口往內看,發現煙道內有光線,路況尚可,於是進入煙道內往上走,煙道內的光線是由破裂的煙道斷斷續續照入煙道內的。

廢棄的排煙囪管

破洞的煙囪

煙道內橫向排水管左右出口都有步道及登山布條。

先由右側出去看看,可以看到基隆山、水湳洞社區和金瓜石地區,這條步道是由勸濟堂停車場方向延伸過來的,就是黃金十稜的煙囪稜必經之路。

在煙囪道內決定取左出口一探!誰知剛擺脫驚險的廢煙道,又將自己推入未知的路程中!!

我由3號煙道破洞左出口,沿山腰走,接到1號煙道斷裂處,轉入後山,入眼簾的是東北角海域景觀,過後沒有登山路條指引,但是山腰路跡很明顯。

繞過後山俯看陰陽海,谷地圖上顯示為黃金稜線、黃金峽谷。

沿著後山山腰走,邊走賞東北角山、海景觀。

                     黃金峽谷↑                                                  黃金稜線↓

雖然東北角山、海景觀頗優美,但是沿途無指標,無路條,又忘記帶Gps,單人走在未知的山腰步道上,心裡有點毛毛的。經驗告訴我,未知的路上必須設一處[停止點]。

走在山腰路上,一路順暢,遠看到一座煙囪獨立於山腳平坦處,於是將這座煙囪設定為停進點。同時擬定三個方案:1.到達煙囪時,如果無路可以繼續走,就原路退回三號煙道,由煙道內往右走回勸濟堂停車場。2.由煙囪出東北角濱海公路,再搭車回勸濟堂。3.因為茶壺山稜就在山腰路的右上方,如果路況許可就越嶺出茶壺山下。

排煙孔前的礦體山丘

排煙孔,這座排煙孔應該是二號煙道的排煙孔。

走到排煙孔處,發現繼走無路,於是猶豫一下,決定硬闖岩石山坡,越嶺看看,有沒有路出茶壺山腳下。於是退回礦體山丘腳下,往上爬。

雖然山坡不長、不高,但是岩石山坡上土質鬆散,無樹枝可攀附,縱有幾棵小樹也因為土質鬆散的山坡長得不牢靠,爬升倍增困難度。

繞過岩稜後又一雜草碎石坡,往上要循地物攀爬,腳下要注意鬆散的土石,一步踩錯,勢必往下滾落。[山友請注意,我絕不是危言聳聽。]

山坡水流道攀爬芒草山坡,發現右邊山坡有一道廢煙道,雖然距離尚遠但是也吃了定心丸。

廢煙道

再直上岩石芒草山坡,登上下圖岩石山坡後就看到茶壺山稜上的涼亭及出路,今天獨闖的不歸路到此為止,接下來的路程將是明朗的輕鬆行。

岩稜,不知名山頭?越過這座不知名岩稜後就出半平山牛伏礦體泥土產道出黄金道路岩稜名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今天連闖兩段不歸路!這兩段不歸路,打死,我也不敢再走了!

半平山牛伏礦體泥土產道出黄金道路

回頭看冒險過後的岩稜

茶壺山登山口

朝寶亭茶壺山步道

繞過茶壺山登山口,由朝寶亭的茶壺山步道,一路走回勸濟堂停車場。因為沒帶Gps,所以地圖從缺,里程約8-10k,時間用了210分鐘。

2014/0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早安登山 的頭像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