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原住民主題公園落羽松。

00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菁街42巷寒櫻初開。

00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大崎頭步道滿江紅。

IMG_4446.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火刺木

又稱:狀元紅、台灣火刺木、台東火刺木、火棘、救軍糧、赤果、純陽子、火把果、紅子、救兵糧、水沙子、豆金娘、小紅子

薔薇科火刺木屬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原產地:台灣、南歐或東南歐、中國大陸

台東火刺木為台灣的原生種,火刺木多生長在台東、綠島、蘭嶼低海拔河床上,是一種能耐貧脊及乾旱的植物。而其名為火刺木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身上長滿了尖刺,且果實成熟後,顏色為紅色,而多達數千顆的果實,使整棵樹如火紅色般鮮豔,才會有火刺木這個名稱,並具有園景觀賞之價值。又因枝條似古代狀元帽上的裝飾,所以也叫「狀元紅」。為保育等級植物,已瀕臨絕滅,因其花果符合園藝觀賞條件,園藝專家有培育為觀賞盆栽。(網路資料)

平菁街42巷.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 地圖  航跡

原住民主題公園賞落羽松、平菁街42巷探櫻花、大崎頭步道看紅潮滿江紅路線軌跡檔。

原住民主題公園賞落羽松、平菁街42巷探櫻花、大崎頭步道看紅潮滿江紅路線:

故宮原住民主題公園→越嶺公館里莊頂→尾崙水圳道(金合興水圳道)、(狗殷勤)→平菁街42巷→合誠宮→平菁街93巷登清風亭→大崎頭步道→溪和宮,全程9.1k。

IMG_4467.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46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470.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原住民主題公園賞落羽松正是時候。

IMG_447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477.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47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離開原住民主題公園,順著水溝上行,經過臨福橋。

IMG_448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頗具特色的三合院古厝擇善居,擇善居看是缺乏管理維修,逐漸荒廢!

IMG_448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擇善居的這棵老樹雖然樹簍空,樹梢卻也生意盎然。左轉小徑上山。

IMG_449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停在民宅的覓食的樹雀與八哥。

IMG_449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福德宮。

IMG_4497.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經過福德宮後繼續上行,一路陡上坡出莊頂路80產業道路。

IMG_449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玄明宮。

IMG_450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莊頂路80產業道路進入住宅區,於巷口反射鏡處右轉,到達台北復臨美國學校

IMG_450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柏園山莊。

IMG_4505.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經過柏園山莊警衛室,由警衛室斜對面的百年老樹旁進入產業道路。永公路40產業道路左側水泥擋土牆另一側尾崙水圳延伸過來的水圳,道路盡頭就接上尾崙水圳步道

IMG_4509.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尾崙水圳道又稱狗殷勤水圳道,官方名稱是金合興水圳道!

IMG_451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24.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公平橋。

IMG_4525.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涼亭過後進入陡上坡的竹林步道,竹林步道出口就是平菁街42巷。

IMG_4530.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菁街42巷內的楓葉。

IMG_453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菁街42巷小巷內初開的寒櫻,除了竹林步道口這幾棵寒櫻開花外,42巷內的櫻花尚未開花。

IMG_454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46.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4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50.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5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菁街42巷轉入平等里住宅區。

IMG_455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鶴鳴精舍走到底取左行。

IMG_4555.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小徑經過土地公廟,土地公廟附近山櫻已開花了!

IMG_4556.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60.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等里合誠宮。

IMG_456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廣祐聖王廟左側上階梯出平等里派出所。

IMG_456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平菁街93巷口往坪頂古圳續行。

IMG_4565.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經過住宅區,往坪頂古圳續行。

IMG_4575.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坪頂古圳入口往清風亭。

IMG_4577.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清風亭取右,大崎頂步道。

IMG_4580.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大崎頂步道。

IMG_4581.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大崎頂步道民宅處取右。

IMG_4582.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民宅取左,大崎頭步道續行。

IMG_4586.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大崎頭步道梯田的滿江紅。

IMG_4588.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IMG_4589.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滿江紅

科名:滿江紅科(Azollaceae)滿江紅屬(Azolla)

別名:萍、大殼萍、臭萍、丘萍、羽葉滿江紅,紅萍(廣東),紫背浮萍(廣西),紫藻、三角藻(浙江),浮飄(四川),紫萍,紅浮飄(貴州),漂(江西),紅浮蘋、大殼萍。

原產地:廣泛分布於非洲及亞洲各地。

分布:台灣中、低海拔平野至山區及蘭嶼之水田或沼澤地、池塘中群生,偶爾可見,生態幅度較槐葉蘋大。

用途:1.可增加水稻田的肥力:在有滿江紅的水田,因滿江紅能和其共生的藻類(藍綠藻)保有氮肥,往住會使水稻生長得更好。2.防蚊功能:有時水池中如佈滿了滿江紅,會使水中的蚊子幼蟲無法浮到水面呼吸而死亡,因此也有減少蚊蟲的功效。3.植株可當魚或家禽的飼料。(網路資料)

IMG_4593.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萍~滿江紅逐漸轉紅。

IMG_4599.JPG - 原住民主題公園

大崎頭步道出口處取又行,出至善路三段溪和宮。

2022/0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早安登山 的頭像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