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武廟就赤崁樓在對面。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是因為新美街114號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就規模上對應而得名的,美食旅遊評鑑「米其林指南」列為三星級景點。
相傳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詳細年代已不可考。
武廟分三進,第一進奉祀關公。
主祀關公
第二進為武聖三代祖先。
第三進是觀音菩薩與十八羅漢。
西面之觀音佛祖廳
文昌帝君
臺灣祀典武廟重修記略及全臺第一所共立幼稚園園址。
離開祀典武廟,依照指標往祀典大天后宮走,先入眼簾的是梳妝樓,再走就是祀典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位於台灣台南市,為主祀媽祖的道教廟宇。該廟宇前身本為明朝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1683年,臺灣進入清領時期,才將該府邸改建為天后宮,官建大廟。經過幾次整修,現今廟宇的樣貌主要沿襲自1821年的大整修之後。大天后宮現今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台南大天后宮因為歷史久遠,匾額古蹟眾多。
鑽過媽祖神轎下保平安
川堂的天空
離開祀典大天后宮回到祀典武廟口,依照指標往天壇走。
先經過陳德聚堂,陳德聚堂建立於明朝永曆年間,約有300多年歷史。陳德聚堂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鄭成功部屬統領右先鋒陳澤府邸,另一說為東寧總制使陳永華府邸,以前者史證較強。清廷收臺灣後,陳氏後人修建改為陳氏家廟,現為全臺陳姓大宗祠所在。(維基百科)
陳德聚堂往天壇方向走。
臺灣首廟天壇(簡稱天壇,地方居民俗稱天公廟),為主祀玉皇上帝的道教廟宇。位於臺南市中西區,香火頂盛為國家三級古蹟。
武聖殿分前後殿
前殿是主祀 關聖帝君(文衡聖帝),後殿是五文昌帝君。
離開天壇去後面的鶯料理店吃將近百年歷史的日式料理。
以上資料是參考網路文記載。
20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