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惟一的史蹟保存區-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
由於地理環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復工作極為艱辛險峻,許多路段已崩毀,安全因素該路線封閉多年。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該區之珍 貴遺址,進行過相關之研究多篇。近年來,管理處為配合生態旅遊之推展並兼顧史蹟之保存工作,繼93年底完成古道自燕子口-巴達崗-大斷崖-紀念碑(斷崖駐 在所舊址)路段修復工作外,全程亦陸續修復,並依入山入園申請之方式,提供山友之進入申請,曾經開放全程共計
可惜因天然災害,造成錐麓古道嚴重受損,導致中斷,目前只開放燕子口-巴達崗-大斷崖-紀念碑(斷崖駐在所舊址),原路來回,單程3.1公里。
錐麓吊橋
錐麓古道因崩塌,目前僅開放燕子口至斷崖駐在所遺址段往返,單程3.1k,需要申請入園證,並繳200元入園費。
時光匆匆,十年前曾經走過錐麓古道全程。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花蓮縣秀林鄉錐麓古道是週二登山隊太魯閣三日遊最後一天的行程,過錐麓吊橋後一路緩坡上登。
3月底,晴天,氣候還不算熱,感謝老天賜給我們晴天。
路況很好,往巴達岡部落舊址續行。
巴達岡部落
巴達岡2號吊橋。
過鐵橋後進入錐麓大斷崖。
錐麓大斷崖,沿途有繩索可攀附。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
100多年前徒手開鑿這個小隧道也是個大工程,更何況長達1.2公里的錐麓大斷崖堅巨的工程。
民國6年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
立霧溪峽谷、中橫公路。
期待又高興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來到錐麓古道目前開放的終點站,紀念碑(斷崖駐在所舊址)。
斷崖駐在所舊址。
紀念碑。
立霧溪峽谷,中橫公路。
難得來一次,壯觀的美景多駐留。
錐麓大斷崖,回頭再看走過的路,看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所開鑿的斷崖古道。
回到鐵橋。
回到巴達岡2號吊橋。
回到巴達岡部落舊址。
本文有關錐麓古道歷史參考太魯閣國家公園資料。
錐麓古道結束,期待全程開放時再來。
走燕子口步道至靳珩公園取車。
燕子口步道立霧溪的大理岩石。
靳珩公園溪谷的印地安酋長岩。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