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藍天隊犧牲數週假日,尋找古道,鏟除雜草讓一坑古道及附近古道山路重現在眼前,山友[東山人]兄屢次介紹新整修出來的古道,及參考mori山通大海紀行  的記錄,已走過多條古道,今天再走一坑古道越嶺作埤內古道,外加石底古道、菁桐古道,形成0型路線。

竹林叉路




薯榔村一坑口聚落進入薯榔尖、一坑古道登山口,直走一坑古道,經過古老土地公廟後繼走古道,過溪走左岸,到竹林叉路,左上有應公鞍部,右側過溪往上磐石嶺古道,途中處處有藍天隊鏟除雜草的痕跡,感謝。

 

過溪


藍天隊鏟除雜草的痕跡

 


叉路,兩路相通。


巨石、山腰路。


再過溪

 

古老石屋遺址

 

古老石屋遺址

 

途中經過四、五次過溪,高繞後古道上有幾處古老石屋遺址,繼走山腰路就登上磐石古道稜線。往下走就是東山人兄發現的狹窄[摸乳巷],所謂摸乳巷就是只容單人通過的隘口,稍稍禮讓就不會、、、?這裡以前走過,因為雜草遮蔽,所以沒發現,經過藍天隊鏟除雜草後古道重現;由此隘口一路下坡可以接上由汐止內曾路上來的作埤內古道。

 

磐石古道隘口叉路,摸乳巷。↑↓一路陡坡上下。

 




一坑古道越作埤內古道隘口一路連續陡下坡,走在原始林內,途中也有過野溪,陡坡處處可見藍天隊鏟除雜草的痕跡,難走路段有綁繩索,可見藍天隊的用心;

 

作埤內古道  1.往磐石嶺   2.汐止內曾路登山口上來的作埤內古道。

 


30分鐘接上汐止內曾路上來的作埤內古道的最後古屋遺址;山有如欲觀看古烏遺址,請由汐止內曾路登山口進入,或由此處叉路左下;叉路取右上繼走作埤內古道往磐石嶺,古道先走一般樹林再接柳杉林,全程走在樹蔭中,一路微坡上升,路況良好,路跡明顯,上到最高處就是磐石嶺土地公廟前,由一坑口走到磐石嶺費時2小時。


磐石嶺  1.汐平公路往平溪  2.菁桐古道  3.磐石古道

 

石底古道、吉慶居:沒走過。由磐石嶺走汐平公路往平溪方向不久經過路旁農舍後,在道路護欄缺口發現有登山步條,隨布條下坡走,繞過山腰路,遇叉路,指標左往吉慶居小路,一路走,繞下過竹林、過溪,路口立一塊大石頭,走出後有三條割過芒草的寬闊道路,不像古道,無布條,無指標,往上找路,發現古老階梯,往上就是吉慶居,

 

石底古道上的吉慶居



退出後再往上,遇住宅,及大門,剛好屋主在家,上前問路,屋主語焉不詳,意思是他是新主人,不知古道怎麼走,要開大門讓我走回磐石嶺,我說我要由此出平溪,屋主一直勸我勿走,危險,我說我再繞看看,最後屋主妥協,告訴我出口在道路盡頭,要穿過約200m的芒草路,但還是找不到路,不死心,決定退回來時叉路再找,回到叉路口發現往石底古道的小指標掉落在地上,會心一笑,往石底古道方向走,遇叉路,右往[烏龍古道?]左往石底古道,取左,繼走,過溪,又回到吉慶居的芒草道路,又遇屋主,屋主苦口婆心勸我單人不要再走了,回去吧!並說下次多找幾個朋友再一起來,最少也要帶老婆一起來,才有個照應!?到此認了,退回磐石嶺。

 

磐石嶺回菁桐古道↑↓菁桐古道途中大石壁。

 

下回再由平溪過來,原路回頭,退回盤石嶺,由菁桐古道出二坑,踢106縣道回薯榔尖一坑口,全程包括被困在吉慶居、石底古道,共11.1k4小時42分結束。

下個晴天吉慶居、石底古道再見。

2010/06/19

 

一坑古道、磐石古道越嶺、縱橫走相關路徑:

 作埤內古道、磐石古道-汐止

磐石嶺、菁桐古道-汐止、平溪

一坑古道、石底觀音山、基隆河源頭-平溪、石碇

菁桐古道、磐石古道、耳空龜山、一坑古道-平溪、汐止、石碇

一坑古道、磐石古道十峰連稜登薯榔尖-平溪

以上個人走過的,山友如需要Gps檔,請留e-mail我將寄出。

以下是藍天隊mori山通海紀行  的記錄

平溪一坑、作埤內越嶺路踏查行

作埤內古道、581O行踏查

耳空龜山探石底觀音山腰古道下五

基隆河源頭探祕~石底觀音古道連 走一坑古道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早安登山 的頭像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早安登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