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多年登山過程全憑熱心山友、登山隊開路、除障礙、設指標、綁登山布條、拉繩索等等輔助,才得以順利安全達成目的。登山途中眼見的路條、闢山路、綁繩索、釘指標等等安全措施,總是感激眾多山友、登山隊的默默付出。心裡除了感謝外,也常想有機會也應該要為登山界多少付出一點心力!
日前走東內平林山、平林山、后番子坑古道、后番子坑山0形,發現一路路況大多很好,唯在平林山出平湖東步道前的山林投區過後的最後一段陡坡處發現供攀登的舊有傘帶繩索已腐爛,當時我試拉時,輕拉傘帶繩索就斷掉,我當時就將傘帶繩索全拆除,免得後來的山友攀附時引發危險。出平湖東步道後往平湖東、西步道涼亭走,在進入后番子坑古道路口發現入口雜草叢生,下坡又沒有繩索可攀附,於是興起找一天來稍微整理及綁繩索供山友攀附。
平林山出平湖東步道登山口,塑膠袋內裝的是繩索、刀具。
走一小段芒草路,先下去綁繩索,回頭再將芒草砍除。
濕滑的上、下坡路段,黃圈圈是日前我已拆除的腐爛傘帶繩索,由這裡開始綁繩索。
同上一張照片,綁上繩索後。
將繩索綁好後往下拉,在適當的距離將繩索剪斷。
由底部再回到開始綁繩索處,再往下逐一將繩索綁在步道旁的樹幹上。
分兩段將濕滑的步道綁上繩索。
平湖東步道回到涼亭
涼亭處,后番子坑越嶺古道出入口。
入口處有登山布條指引,但是雜草叢生,於是用鐮刀掃過,為了水土保持,並未將雜草連根鏟除。
由入口處綁上繩索,過繩索末端後的步道路況很平坦。
雜草叢生,用鐮刀掃過的路口,為了水土保持,並未將雜草連根鏟除。
相對的眾多山友、登山隊開闢登山步道、整理步道、綁繩索、釘指標等等,默默的付出。個人能力有限,整理步道及綁繩索之作為,微不足道,但是希望藉由拙文記錄能拋磚引玉,希望引發更多熱心山友多多參與,讓山友登山更安全。
同時也特別聲明,往後個人不管是登山途中,或是特別上山整理步道,將不再發表類似記錄。
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