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坑古道位於雙溪區平雙公路[台二丙],至柑腳,再右轉接坪雙公路[北42鄉道],途中經過柑林國小、雙溪威惠廟,往盤山坑方向,中坑古道入口處[外柑腳高分電桿47],中坑橋頭可停車。
中坑古道屬於淡蘭古道中路。
中坑古道0形全程6‧5k,含休息走了4小時30分。
中坑橋頭
中坑尾土地公廟
防牛柵欄
跨過防牛柵欄後發現草坪上有三頭牛,於是退回,沿溪邊另找出路。
牛的澡堂,左右各一,如果遇牛在這裡泡澡,一定不能過去,只能另找出路。
過溪,再由對岸(中坑古道右線頭)過溪回到第二草坪,避開牛隻。
中坑古道0形採左去右回。
第三次過溪(簡易攔水壩)。
青蛙石~美好的景觀慢慢欣賞,不急著走。
梯田駁坎,古早農民的智慧!砌石駁坎。
新建的石拱橋。
砌石鋪面步道。
梯田駁坎,古早農民的智慧!砌石駁坎。
梯田巨石
中坑古道沿梯田走,自然過溪。
走一段山林步道。
古厝
依照石屋遺址看來,這戶是三合院,建材是巨石砌成的,屬於古早豪宅。
離開古厝,續行。
中坑古道左右(東西)線及中坑頭、枋山坑山叉路。左往中坑頭、枋山坑山,取右往中坑古道、盤山古道方向續行。
中坑古道、盤山古道方向續行。
中坑古道、盤山古道叉路。左往盤山古道,梯田直行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草坪地景之一。
砌石駁坎。
梯田,我們欲直行回中坑橋,但是對面山友對我們大聲說前面有牛隻不要通過。
於是我們過溪到對岸。
早上來時的三頭牛已經移位到牠們的澡堂泡水了。
回到第一草坪。
回到中坑橋。
中坑溪攔水壩。
中坑橋下戲水吃泡麵,結束炎炎夏日中坑古道行。
2019/08/1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