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吊橋參觀資訊
山月吊橋門票: 免費參觀
山月吊橋開放時間:
每日開放2場次,8:30 – 11:50(最後入場時間為11:30),13:00至16:30(最後入場時間為16:10)。
每月第1個、第3個週一為養護休橋日不開放,如遇國定假日順延至隔日。
布洛灣吊橋於111年9月1日起,改採不須預約,依吊橋承載量280人為上限管制,於現場排隊入場參觀。
布洛灣台地為立霧溪沖積,並經過多次地殼隆起、河流下切後所形成的河階地型,而布洛灣的上、下雙層台地共占地總面積約9公頃,也是布洛灣管理站與太魯閣山月村住宿的所在地。
山月吊橋出入口伊達斯廳。
布洛灣山月吊橋長196公尺,面寬2.5公尺,距溪谷152公尺,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跨距最長、距離溪谷落差最大的一座吊橋~站在橋上可俯瞰蜿蜒曲折的立霧溪谷,相當壯觀,忍不住再次讚嘆太魯閣景緻!
立霧溪谷
吊橋盡頭是觀景台。
橫跨立霧溪峽谷山月吊橋全景。
布洛灣山月吊橋觀景台俯瞰錐麓吊橋。
原路返回伊達斯廳。
環流丘景觀公園。
環流丘景觀公園步道。
環流丘景觀公園步道遠看山月吊橋。
中橫公路、立霧溪峽谷。
離開布洛灣,往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溪床。
砂卡礑步道口。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1.5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砂卡礑溪水石之美。
五間厝販售部。
五間屋派出所遺址
橫跨砂卡礑溪的大水管。
攔沙壩。
砂卡礑步道三間屋盡頭,右側接往大同大禮步道。我們在此地返回,全程4.2K,往返8.4k。
砂卡礑步道三間屋盡頭原路返回,離開太魯閣風景區。
清水斷崖。
離開太魯閣,北返後,原本計畫順遊清水斷崖,熱門景點,停車一位難求,於是放棄清水斷崖景點,結束花東4天三夜遊。
2022/09/08
布洛灣山月吊橋、砂卡礑步道參考資料來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